篩選標籤:
竣工

北港溪觀光大橋工程

主辦機關:
雲林縣政府
契約金額:
新台幣139,899,117元
契約工期:
614天
工程地點:
雲林縣北港鎮、嘉義縣六腳鄉
工程內容
  • 標的分類<工程類> 199 工程類其它

 

北港觀光大橋於民國92年11月竣工,橫跨雲林、嘉義兩縣,串連北港溪兩岸。本橋是由李仲彬結構技師所設計,主橋採三孔(65M+100M+65M)紐爾遜式提籃型鋼拱橋,藉由紅色拱圈及黃色鋼索之麟片造型,韻育出虹起龍騰之美感,夜間的燈光照明效果,更可表現出祥龍獻瑞之閃爍動感,現已成為北港鎮耀眼的地標。
橋的北端為北港朝天宮,北港朝天宮舊稱天妃廟或天后宮,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才改名為朝天宮,創建於清康熙33年,迄今已超過三百年歷史,列為二級古蹟,每年都吸引大批觀光人潮前來朝聖。雲林縣政府為推廣觀光資源及提昇生活品質,興建北港溪觀光大橋,以延續北港鎮觀光發展,促進地方繁榮。
橋的南端則為嘉義縣新港鄉的水仙宮,也是嘉義縣唯一的二級古蹟。


本工程鋼拱橋結構主要組成元素計有拱圈、主梁、上橫撐、縱梁、橫梁、斜撐、橋面版、吊索等構件,為三度空間高度靜不定構架系統。
拱圈主要能承受軸壓力、彎矩及剪力,因橋面全寬僅為七公尺,為減少視覺之壓迫感,拱圈與垂直面傾斜約10°。主梁主要承受軸拉力、彎矩及剪力,主梁及拱圈為考量箱梁施工及吊索錨碇空間不宜過小之限制,採用寬1000mm,高1200mm之箱型斷面。
上橫撐主要作為拱圈之側向支撐,斷面配合龍體造型而設計。橫梁則為兩側主梁之側向支撐,採用寬1000mm,高1000mm之箱型斷面,其與主梁之接點即為吊索之支點。橋面版設計因橋面全寬僅七公尺故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縱梁結合為合成構件,符合經濟性及增加穩定度。
吊索主要為均勻傳遞橋面載重至拱圈及兩端支承,採用15.25mm∮高拉力7線鋼絞索。單根鋼絞索防蝕處理採厚度1.5~2.0mm之HDPE(高密度聚乙稀)套管,內部孔隙灌注防蝕油脂或內包覆防蝕材料,而數條單根鋼絞索平行組合後再穿入HDPE外套套管,以形成多層防護之鋼纜。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管理Cookies

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查看隱私權政策

管理同意設定

必要的Cookie

一律啟用

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即服務請求)來設置這些 Cookie,如設置隱私偏好、登錄或填充表格。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